FZT 01031-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及伸长率的测定 抓样法
ID: |
BDEBAEDEAB5D4C44AAE64500E07DFB71 |
文件大小(MB): |
0.3 |
页数: |
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17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59.080.30,W 04,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01031—2016,代替 FZ/T 01031—1993,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カ及伸长率的测定抓样法,Knitted fabric and elastic woven fabric-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force to,seam rupture and elongation-Grab method,2016-04-05 发布2016-09-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FZ/T 01031—2016,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FZ/T 010317993《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伸长率的测定抓样拉伸法》,与,FZ/T 0103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题目,将“抓样拉伸法”修改为“抓样法”;,—删除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对GB/T 5708和GB/T 11050的引用,增加了对GB/T 3923.2,的引用;,—将第5章设备的要求修改为满足GB/T 3923.2的规定,— 丒增加了 5.2,5.3本标准测试所需的缝合、裁样设备;,— 删除了旧标准“第6章对抽样的要求”;,— 简化了第6章调湿和试验用大气的要求,删除了对试样调湿时间的规定;,— 第7章试样7.2中的样品缝制要求修改为缝制要求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或按有关各方协议来,确定縫制条件;,— 删除了旧标准中第8章步骤8.1和8.4;,— —删除了 8.2中可选用200 mm/min的拉伸速度,增加了可选用其他测试速度的注释说明;,— 细化了 8.7试样破裂的原因,并对结果取舍做岀了规定;,— 将9.2中的公式修改为以松式夹持为主导的接缝伸长率的计算方式;,— 第10章试验报告中增加了 a》本标准的编号;,-——删除了附录A和附录B,本标准由中国纺织エ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O9/SC 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健春、章辉、刘玲、刘飞飞、王颖,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 01031—1993.,I,FZ/T 01031—2016,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カ及伸长率的测定抓样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纺织品直线接舞型式,行拉伸法;方法B为垂直拉伸法,伸长率的两种拉伸试验方法。方法A为平,本标准适用于针织物和,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4原理,GB/T,GB/T,下列术,3.1,织物,部样法〉,义,和,句缝合,70,23.,用,织品,值,纺,urse ft) seam,合接缝,下列文件对舍本,件。凡是不注JT期,GB/T 6 臨9,直(经)向靈鍵,垂直于织,3.2,横(纬)向接缝,垂直于织物横(纬),的竝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的/本适用于本文,用规定尺寸的夹钳将含有一接缝的试样的中间部分夹持,沿试样接缝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施以恒,定伸长速率的拉伸,直至试样断裂,5设备,5.1等速伸长(CRE)试验仪,应符合GB/T 3923.2的要求,测カ分辨率为0.1 N?应具有指示和记录试样拉伸伸长率的装置,拉伸速度可设定为30。mm/min,精度为±1。mm/mins隔距长度应能设定为ア5 mm,精度为±1 mm,5.2缝合规定縫迹的设备,5.3裁剪试样的器具,1,FZ/T 01031—2016,6调湿和试验用大气,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大气应按GB/T 6529规定进行,7试样,7.1 按产品标准规定,或者有关各方商定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对于缝制品,每个样品上同一舞迹型式剪取试样3块,试样尺寸为长!50 mmX宽100 mm。接缝,位于试样中间部位,方法A:接堤与试样的受力方向平行(见图1),方法B:接缝与试样的受力方向垂直(见图2),在距试样的长边边缘37.5 mm处划一条平行线,作为夹样标记线,单位为毫米,图1方法A 平行拉伸法 图2方法B垂直拉伸法,7.2 如果需要,可用织物缝合制备试样。在距布边至少15 cm的区域裁取可以缝制直(经)向接缝和横,(纬)向接缝的试样各5块,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缝制要求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或按有关各方,协议来确定,包括缝纫线的类型、针的类型、线迹型式、接缝余量以及针迹密度等,注;接缝余量是指缝合试样时在尺寸线外恻预留的织物的宽度0,8步骤,8.1 调整夹持器隔距为75 mm±lmm,8.2 设定拉伸速率为300 mm/min,注:如果需要,可使用其他测试速度,但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8.3 按8.3.I和8.3.2夹持试样°,8.3.1 采用预张カ夹持,针织物为0.1 N,弹性机织物为1 N,8.3.2 采用松式夹持,采用松式夹持方式夹持试样的情况下,在安装试样以及闭合夹钳的整个过程中其预张カ应保持低,于8.3.1中给出的预张カ,2,FZ/T 01031—2016,8.4 在规定的预加张力条件下,沿着夹样标记线将试样两端分别夹紧于上下夹钳内,方法A:接缝与两夹钳的纵向中心线重合.,方法B:接缝与两夹钳的纵向中心线垂直,并位于两夹钳距离的中间位置上,注:若仪器不具备施加预加张力条件,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8.5 启动仪器,直至织物断裂或缝纫线断裂,或其他原因导致接缝裂开,试验终止,8.6 记录最大断裂强力作为接缝强カ和相应的伸长值,8.7 记录试样断裂原因:,a)织物断裂;,b)织物在钳口处断裂;,c)织物在接缝处断裂I,d)缝纫线……
……